10月22日,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生物构造与互作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Architecture and Bio-Interactions, IBABI)在卫光生命科学园成功举办第二次学术研讨会(Mini-Symposium)。本次会议由IBABI主办,联合深圳湾实验室系统与物理生物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Systems and Physical Biology, ISPB)共同参与,吸引了来自两个研究机构的13个研究团队及近百名科研人员和学生到场交流。

会议延续了首届Mini-Symposium的良好传统,并在组织形式上进一步创新。为鼓励更多科研工作者参与学术交流,报告人不仅包括课题组负责人,还涵盖副研究员、博士后、SMART Program博士研究生及科研助理等不同层次的研究人员。部分课题组还以双报告形式展示团队的研究进展,充分体现了研究团队的科研活力。
本次研讨会内容广泛而深入,集中展示了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最新探索成果。报告主题覆盖从分子结构到生物系统层面的多尺度科学问题,充分体现了IBABI在多学科交叉研究中的前瞻布局与综合创新能力。研究内容既包括抗生素耐药性分子机制探究、生命“暗物质”的识别与功能解析、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系统性研究,也涵盖宿主–病原互作机制、冷冻电镜技术与方法学的创新优化、以及基于计算设计的蛋白质功能重构。同时,会议还展示了研究团队在免疫受体识别与调控策略、细胞内稳态维持机制、生态系统复杂性建模与预测、相分离现象的物理化学基础研究,以及新型药物发现与精准分子设计等方向的进展。这些研究方向交织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系统与计算生物学、力学生物学及分子免疫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多层次、多学科的研究展示,研讨会全面展现了研究团队在生命体系结构解析、功能重建与生物调控机制研究方面的创新探索,彰显了研究所致力于推动交叉科学发展与促进原创成果孵化的战略格局。
会议期间,师生们围绕前沿科学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思想碰撞频繁。与会者普遍表示,本次Mini-Symposium不仅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了展示与交流的高质量平台,也进一步促进了研究所内部的学术协同与跨领域合作。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深化了深圳医科院与深圳湾实验室在科研理念与技术方向上的交流与互鉴,为未来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创新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研究所将继续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机制,积极鼓励原创性与探索性科研工作,不断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发展贡献更大力量。